關於跑步。強風吹拂
這是一部從原著小說後來改編成電影、漫畫、舞台劇的故事,
台灣的翻譯就叫做強風吹拂,裡面講的是長跑接力賽的故事,非常好看。

(漫畫版封面,我是看漫畫版)
不過會說出"非常好看"這句話,大概也是因為自己也開始跑步的關係,
從去年的PUMA螢光夜跑開始,啟動了生命中的路跑開關,斷斷續續地跑了很多地方。
也就是因為有在跑步,所以更能融入劇情,也更想與他們一起奔馳,享受「強風吹拂」的感覺。
(以下有劇情)
故事裡圍繞的主題當然就是「長距離跑步」,還有一個很遠大的目標:「箱根驛傳」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A9%9B%E7%AB%99%E6%8E%A5%E5%8A%9B%E8%B3%BD
看到網路上有人說,若甲子園是日本高中的青春熱血象徵,那箱根驛傳肯定是大學的青春熱血象徵之一,
這也證明了它有多盛大與厲害,可以通過預賽,可以獲得種子權,都是一件十分厲害的事,也是一件要倚靠團隊的事。
但若故事都是在講跑步這件事,在講述怎麼跑步可以完成這個挑戰,
然後主角們用了什麼方式去加強訓練,最後以奇蹟的方式達成了目標(雖然最後也是如此),那也不會說出"非常好看"的評語了。
因為10個主要角色的內心與過去,還有同樣在競爭最後一個入選名額的對手(東體大),
讓整個故事,變得熱血、共鳴,也透過10位角色的奔跑,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地方還有不同的奔跑意義。
王子的奔跑,
從漫畫宅男開始努力,所有的出發點是為了夥伴,還有最初發動這個目標的清瀨學長,
因為一個目標,而開始漸漸愛上的奔跑,
到了最後,擔任第一棒的王子,知道自己的奔跑不是因為誰而有了勉強,而是為了誰開始啟程。
姆薩,黑人留學生,
這樣的國際學生在日本看似比台灣常見,擁有黑人血統的薩姆,一般人認為的長跑好手,
卻也是因為這個目標才開始接觸跑步,在跑箱根的時候,聽到路人的加油、吶喊,
感受到自己雖然身處異地,卻也跟一般人無異了,並且在最激烈的第二區,維持了好成績。
之後也與來自同國家的跑者聊天,想起家鄉的戰亂,而自己卻能在這裡跑步的幸福,雖然當下依然無法為家鄉做些什麼,但卻產生想給家鄉勇氣的心。
第三區&第四區,
是雙胞胎的奔跑,做什麼事都混在一起的雙胞胎,
對於跑步也是最一開始的附和者,因為2兄弟又有可以一同較勁的事了,
雖然這個橋段的奔跑大部份都是在搞笑與落後阿.....
「喜歡就跑吧!」
這句話出現在雙胞胎的橋段,代表了每個人很多時候的心情,
「喜歡就"做"吧!」或許就是因為那喜歡,才有了更多的動力。
第五區的神童,從小身長在山區的孩子,
對於充滿山路的第五區,原本是有機會大幅度超前的,但卻因為感冒的關係,所以只能勉強推進然後跑完。
神童的共鳴,是來自於自身的背景,
山裡偶然有的孩子,也很厲害的考上了東京的大學,所以才被稱為神童,
一開始雖然是第一個說要參加箱根的,但卻不是裡面最有熱情的,
因為為了要參加箱根驛傳,得放棄打工,會增加家裡的負擔。
所以神童是第一個應和,卻只是一種附和,
但也因為這樣的一種態度,加上第五區困難的爬坡,還有發燒的身體,
他在跑步中將對全部夥伴、清瀨的愧疚還有對家鄉思念全部傾訴,像是在贖罪一般的奔跑。
跑步所散發的腦內嗎啡,還有與自我的對話,也是我常常救贖自己的方式。
箱根驛傳的比賽是分為2天的,1~5區是第一天的去程賽程,6~10區則是回程的賽程,
一切所遭遇的路線都是相反的,所以第6區會是下山,第二區也會是王牌區。
下山的第六區,由裡面已經考取司法考試的雪彥擔任,
跑過下山的就知道,下山很恐怖,因為很快,也因為很傷,
若沒有柔軟又強紉的肌肉,很容易就受傷了。
雪彥以前練過劍道,所以腳骨就軟Q的,
關於他的自我對話,是來自於媽媽,出生於單親家庭的他,小時候凡事都為了媽媽想,
但媽媽卻再婚了,無法接受這事實的他(戀母情節...),於是出走到了東京自己一個人生活。
第7&8區,分別談的是,"放棄"與"平凡"。
若放棄了,一切就結束了,一切也輕鬆了,
然後就會不停地放棄,不停地想著再下一次吧,但其實只要多堅持一點點,多努力一些,或許,就會有點不同;
這大概就是跑第七區的"尼古學長"的內心轉變,
因為喜愛跑步的他,受限在天生的體質上(骨骼大),於是在高中時放棄田徑,然後經歷了一段有點荒唐的生活(留級2次)。
談"平凡"的,是由"King"來表述,
說他是平凡,或許就是因為我也想不起來他在談的是什麼吧,
不過每個人都有做得到與做不到的事,他也完成了他可以完成的部份,順利的交棒了。
然後是本書最主要的角色之一,藏原走,跑在回程的王牌區-9區。
其實就是個內心熱愛跑步的傢伙,也充滿著天份,
但卻因為不擅於與人相處,與夥伴之間有了隔閡(一方面也是因為高中的無謂競爭意識),然後變得不相信其他人並且引發毆打教練事件,
最後透過與其他人還有清瀨學長的開導,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力量,跑超快的。
看著他,感受到可以直率的跑步真好,
不過他的故事談到一種內心的孤獨,
是因為他其實也熱愛著接力賽的那種團體感,但卻因為高中的競爭壓力然後所引發的事件,
讓他可能一輩子只能自己一個人跑步了(沒人要他加入),但之後卻因為清瀨的努力&信任,讓他可以重新地再一次跟夥伴一起跑步。
那種曾經失去過,卻又再度擁有的感受,可以體會他的珍惜,也想起還有朋友的自己,是多麼幸運。
最後,是本書另一個主角(可說是雙男主角),清瀨灰二。
關於他,對我算是有最多的共鳴,或許是過於壓抑的個性,或許是情緒不露言表的處世,
或許是那種有點中肯也有點猜不透的待人方式,隱藏了很多,但也投入了很多。
這一切的開始,都是因為他 清瀨灰二,但也是因為他的迷惘與痛苦,所以才會有這次的箱根驛傳。
當然到了最後,因為夥伴的鼓勵與激勵,清瀨找到了新的目標,
但那是每個故事最後必定的美好結局,所以真正共鳴我的,是前面在講他的故事的時候。
帶有種悲傷與無奈。
10個角色拉哩拉雜的說了一回,
也是因為自己也開始在跑步了,所以才這麼多感想吧。
而關於跑步,也是一種人生的體悟吧。
跑著跑著,不一定會抵達終點,不一定會獲勝,
但只要繼續跑下去,就會看見一些什麼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