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名字。令人羨慕的新海誠


未趕在口碑場欣賞,也沒有在上映首週就衝去觀看,

忍了1.5個週末、又一部漫威電影後,才去好好地把這部口碑爆棚的電影看完。


看完之後,只想說:「這真是令人忌妒的故事啊」


預告《你的名字》





---可能有雷,可能沒有---





終於出現一部,讓不熟悉日本動畫的人們,可以知道日本還有其他厲害的動畫導演,

而不是在宮崎駿結束後,就已經沒落,上一部造成些迴響的日本動畫,是『怪物的孩子』-細田守的作品,

"怪物的孩子"很多好評,但偏向於自我成長、救贖的故事,再帶點青少年的色彩,讓迴響侷限於還在成長的人們。




而新海誠的《你的名字》

在故事上是愛情、奇幻的基調,再配上寫實到爆炸的畫風跟令人激昂的搖滾樂,

讓人們看完之後,獲得了最大的共鳴與迴響。


畢竟,我們可能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著誰吧?


覺得這部動畫還能這麼紅的原因,

預告片也佔了些功勞,看完預告後,純粹想的是交換靈魂的找尋彼此的故事,

而在流星墜下的那一天起,才發現自己想的真是太淺了,這是愛情故事,但不是一般的愛情故事。



看完電影之後,上網刷了一些影評、心得,還有聽著4首主題曲,

心中不時回想著「時間點」的疑問,是關於非對稱時間的交換靈魂,

一開始認為他們交換的日期是同一天,但到流星墜下之後,發覺是女主角的時間早一些、男主角的時間晚一些。



女主角是在流星墜落之前交換的時間,男主角是在流星墜落三年後交換的,

這是我到電影結束後很久,才勉強推測出的時間軸,可能有錯,但我認為應該就是如此,

不然不會有電車上相遇卻不認識,流星的時間點不一致的疑惑產生,

也因為如此,故事有著餘韻,讓人再三回味。



裡面還有2個點讓我覺得激賞,

一個是『消失的記憶』,在劇情中不斷地重複的"你是誰"、"你的名字是?",

在拼命想記著卻又忘記的遺憾,在每場作夢互換靈魂後卻又不記得的失落,

導演殘忍地每次都不讓他們記起來,甚至都已經寫在手上了,卻是寫下告白的話(倒也符合男主角的個性),

"你是誰"以及"你在哪裡",就成為故事前、中、後段的貫穿軸,

雖然令看的人煩悶,但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何嘗不也是如此,大多數的時候忘記在睡夢中的夢境、忘記多年前的微小細節、忘記小時候的摯友名名字,甚至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。


不知道新海誠是不是故意想反應真實的,但如此殘忍的安排,才得以讓故事的每個前進都令人振奮。



另一個點是『音樂』,也就是在片頭、片中、片末、片尾的主題曲們,

時而串場、時而襯底,不管是位於什麼角色,都成功地撩撥起觀影人的情緒,

特別喜歡用音樂來快速交代事情的時候,節奏輕快又省略很多繁瑣的設定,

還有片尾播放工作人員名單時的歌曲『なんでもないや(没什么大不了)』

把男主角或女主角的心境在最後再說一遍,然後在離場時跟著旋律哼著。


被音樂帶著走,少了就無法餘音繞樑了。




令人羨慕、忌妒、恨阿,新海誠。

竟然創造了一個這麼奇幻的愛情故事,一個仰望星星、看見流星就會想起的故事,

多麼令人羨慕。



還在思考要不要二刷,不過在此之前,多聽幾遍主題曲吧。








2016.10.31 萬聖節。也有人說這是一部鬼故事,恰好應景


留言

熱門文章